工作简报
石嘴山市多举措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自治区有关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工作落实年”活动,采取多项举措,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立好市场物价稳定“方向标”。全力抓好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对全市140种城市居民食品、日用工业消费品以及21家企业劳动力价格进行定时监测;密切关注粮油肉蛋奶果蔬等46种生活必需品的市场动态,确保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开展“春雷”“铁拳”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共查办各类市场违法案件140起,罚没款326万,加强“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等商品价格行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处垄断案件11起,查办案件422件;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和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力度,实施经济制裁8985万元,退还转供电多收价款5258万元。
伸出社会兜底保障“有形手”。制定石嘴山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探索构建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灾害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孤儿养育津贴提标政策,截至5月底,为全市4.56万人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8580.346万元。建立完善低收入人群收入动态监测机制,实时动态掌握因疫情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临时救助,及时有效解决困难群体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推动落实“单人保”“渐退期”政策,对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据情况给予 3个月至18 个月以内的渐退期,以增强其就业稳定性。完善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根据全市物价走势,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搭建民生商品供应“储备仓”。做好生活物资保供工作,确定4家物流园区为重点物流保畅园区,储备泊位1万个,应急状态下可容纳物资3000万吨;确定重点物流保供企业13家,储备应急车辆567台、司乘567人。 建立生活必需品保障清单和动态监测机制,确定全市31家企业为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储备成品粮、储备肉、食用油6964、1339、2195吨,可满足全市75万居民18、6、58天的基本需求。开展肉类商品储备工作,全市冻猪肉储备在库30吨,活体储备肉300吨。建设生活物资仓2家,平罗县富乐民蔬菜批发市场和惠农区宁北批发市场仓储能力分别达到600吨和100吨;预选物资储备库4家,总仓储能力5870吨。目前,各大超市货源稳定,供应充足、流通顺畅,能够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培育优质资源供给“新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读物”、“校本教材”、校外培训机构等专项治理工作,全市145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136个,9个学科类培训机构实施“营转非”,压减率为93.7%,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5947.2万元,实施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改扩建等7个义务教育学校项目,新建和改扩建校舍51597平方米。实施石嘴山市新区幼儿园、大武口区长城幼儿园等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学位1080个。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石嘴山市传染病救治基地、长胜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健全全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